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残忍,就是“总以为长大就好了”

所属分类:莲子案例 发布时间:2021-06-23
“孩子这点小毛病没事,我总想孩子长大就好了。”

“孩子学习成绩好就好了,其他长大就好了。”

“哪个孩子成长没有叛逆期啊,也许长大就懂事了。”

……

这是很多家长经常会说的一句话。觉得孩子只要成绩过得去,孩子身上的问题,都会随着时间慢慢“自愈”。可是真的孩子长大就好了吗?

相信大家都看过北大吴谢宇弑母案,他的母亲就只是要求他好好学习,其它都不要管。母亲对他除学习以外的事情也不管。吴谢宇最后考上了北大,是家长嘴中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
最后却成了一个“空心人”,对生活没有目标,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,甚至走向“弑母”的极端。

 

养育孩子并不是学习成绩好就够了,我们接触过很多年纪偏大的父母的求助:


“我家孩子之前都挺好的,也考上了大学,可是到了大四连毕业都做不到,现在每天都在家里游手好闲... ...这是怎么了?”

“我家孩子已经结婚了,关系却和我们越来越差,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?”

“孩子现在也不去工作,还说不要我管,不是我管他能考上大学啊!”

孩子小的时候乖巧懂事,长大之后却处处和父母作对,很多父母不能理解,为什么小时候懂事的孩子,长大之后却对自己恶语相加呢?

这些案例,看上去是孩子不懂得感恩,不求上进。
在深入了解后,你会发现大部分的成因,都是在孩子小的时候,父母漠视孩子的问题,忽视孩子的对抗行为背后的成因,是孩子长时间的情绪和问题累计,成年后集中爆发的结果。

01 溺爱
总体来说,导致孩子成年之后还在家啃老,不愿意出去找工作的主要原因来源于父母的溺爱。

之前看过一个新闻,老王把自己的儿子送出国留学,什么都依着孩子,几年下来花了好几十万。

儿子留学回来不愿意出去找工作,老王虽然着急,但也依着孩子,供他吃穿。

到了结婚的年纪帮孩子张罗婚礼,买婚房,购新车。

转眼儿子三十多了,老王想着儿子不能再这样下去,便叫儿子去找工作,儿子不去,吵起来了。

老王一生气,把儿子房子给砸了。儿子便把老王的车子砸了。

 

最后闹到派出所,老王说儿子车子房子都是自己买的,怎么处理自己有说话的权利,还扬言要把儿子的车子也砸了。

儿子说那是他的家,老王没有权利处理,要是老王砸自己的车子,就去砸老王的房子。
老王怎么也没有想到,自己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,最后成了一个白眼狼。
其实儿子现在这样都是老王亲手溺爱出来的,孩子不愿意出去找工作是因为自己对孩子没要求,一味的迁就孩子,导致孩子认为老王所有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。
在生活中,父母会不自觉地陷入到溺爱的陷阱,自己成长过程中吃了不少的苦,想让孩子有一个好的生活,便把所有好东西都给孩子,而忘了给孩子最好的爱是教他独立。



02掩盖、忽视问题

“孩子现在还小长大就好了。”

这是很多家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,孩子闯祸了,自己教育不了的时候,总会用“孩子还小,长大就好了”这样的话来安慰自己,也搪塞别人。

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,很容易养成犯错就从别人身上找原因的习惯,从来不会反省自己。

之前有一个来学习的家长,他的孩子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。

大学毕业好几年,每次工作时间最长不过一个月,工作太忙,太闲,太累,管理太乱……各种原因离职,从来都没有想过怎么去认真对待一份工作,而是不停的找工作的缺点。

到后面这位家长带着孩子出去找工作,一旦碰壁,孩子开始抱怨,“都说了这家公司不好,你非要来。”

就算这样,家长也会跟着他一起骂公司,说自己孩子刚刚毕业,还小,总会有出头的那一天。



家长找到我们后,才明白孩子迟迟不能很好的工作,是因为自己从小给孩子灌输的教育观念是错误的。
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父母的言行举止随时随地影响着孩子。

03逃避,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

父母对于孩子总是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,在孩子面前自己说什么都是对的,就算发现自己错了也不会跟孩子道歉。

父母一生在等孩子道谢,而孩子一生在等父母道歉。

这也是中国父母与子女之间比较拧巴的地方,父母总是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,孩子觉得父母限制自己太多。

有一个学员快六十岁来学习,原因是自己30岁的儿子天天在家躺着,给他介绍工作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让这位妈妈很焦虑。

在后期的指导过程中,发现这个妈妈是绝对控制型,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丈夫,都需要绝对的控制权,孩子在哪里上学,大学学什么专业,去哪里工作都需要经过自己的同意,倘若有人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走,便一哭二闹三上吊。

儿子就是在找工作的时候爆发的,他想要去沿海城市打拼,妈妈则认为考公务员才是归属,父母在不远行,要么就在家附近找个稳定的工作,早点结婚。两个人大吵了一架,最后被母亲性命相逼结束。

就像之前受访的范成金一样,有着被限制的未来。



从此,儿子就躺在家里,父母找了工作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,到了结婚的年纪怎么说也不结婚,转眼到了三十岁。

通过专家老师的指导,这位妈妈明白孩子现在这样,都是自己从小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,要是自己可以早点发现,孩子不至于耽误最好的这几年。

后来她慢慢改变自己的专制态度,听取他人意见,不再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中心。



家庭氛围不再像之前那么糟糕,调整之后儿子也慢慢走出来,认真找工作。

为人父母,不管做什么我们都是想着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心,让孩子可以健康快乐成长,这无可厚非。但教育方式不对,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成长环境,还有成年之后为人处世的方式。

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,限制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只会收获一个傀儡。



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并不是我们生命的附属品。

也许你会觉得孩子不跟自己沟通是因为青春期到了,其实这是孩子反抗的一种方式,假如没有及时沟通解决,孩子对父母的误解会越来越深,最终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。

育儿路上,难免遇到坎坷,在发现自己教育方式有不对的地方及时调整,而不是指望着时间可以解决抹平一切,等孩子长大之后在来解决问题,付出的时间和代价都是无法计算的。




“等孩子大了就好了“是作为父母最错误的一种想法。